辛晖 曾长期任外贸公司行政主管,2013 年考取了 IPA 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2016 年在北京一所语言培训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辛晖老师对每一位学生认真负责,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这一年多受到校方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在北京一所语言培训机构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我授
课的对象是公司高管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各使馆人员。授课方式为 1 对 1。目前所教过的学生来自俄罗斯、阿根廷、法国、西班牙、英国、爱尔兰、乌克兰、蒙古国、德国、美国。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学它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不需要老师在课上滔滔不绝,而是要让学生开口说话,让学生多说、说好。所以,教学的难度着重体现在怎么教,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教学,教学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好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会让授课事半功倍。2013 年,我考取了 IPA 证书。我很认可丁老师的教学方法,丁老师去过许多国家教学,有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总结了她自己特有的一套教学方法。我将她的方法应用到这一年多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首先来说说关于控制媒介语的使用。
在教学当中,使用媒介语不利于学生汉语思维的建立。就像我们在学习外语
时,希望由不说汉语的外教老师用英文解释英文的方式授课一样。我们对外汉语也可以做到用中文解释中文,从而提高学生听说汉语的能力。在我刚应聘到这个学校时,学校的校长就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在给零起点的学生上课时就能做到不用媒介语,学生一样听得懂。那怎样才能既让老师少用媒介语教学,又能让学生听懂呢?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下面我分别通过一个零起点学生和一个学习 HSK3 的学生的例子,具体说明
我是如何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不用媒介语或少用媒介语,并让学生在系统、扎实地学完拼音后,对于我给出的任意一个汉字,他们都能拼得出来(当然有标准与不标准区分)。我使用的课本是我们学校自己的教材——《初级实用汉语口语》。以《初级实用汉语口语》初级课本第一课为例:第一步,学名词。我先拿出名词“咖啡”的图片,对应拿出“咖啡”的生词卡片,学生看到图片和对应的生词卡片后,能自然地读出来。如果学生读得准确,我会示意学生再读几遍;如果学生读得不准确,我会带读一遍正确的,示意学生跟读几遍。接着,我会按照24同样的方式,依次教完:咖啡、啤酒、可乐、牛奶这几个生词,然后做替换练习。我会任意指出一张,让学生跟读。为了教学中的认读不枯燥,我采取加快进度的方式让学生再读,这样反复地练习,学生基本都能掌握。第二步,动词的讲练。我做一个喝的动作,对应拿出“喝”的生词卡片,学生看我的肢体语言,自然也能说出“喝”这个词,也就依次能说出喝咖啡、喝啤酒、喝可乐、喝牛奶。第三步,讲代词,并做主语替换练习。我拿出全家人的图片,并示意学生,学生很快就能说出:爸爸喝啤酒、妈妈喝咖啡、哥哥喝可乐、弟弟喝牛奶。
其实,我刚开始教学时,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偶尔也会碰到学生有理解困难
的地方,那时我会用媒介语来辅助解释。随着慢慢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做到了每一节课都写教案,包括提出的问题,讲练的内容、步骤。即使使用同一本教材,面对来自同一个国家,且水平差不多的教学对象,我也会重新备课,尽可能地提高和充实教学内容。在今年暑假的零起点学生的课上,我做到了零媒介语授课,学生学得快听得明白,效果非常好。这位学生每天坚持上课,能每天边学边开口说汉语让他很开心。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四个月的时候,学校派给我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学
习汉语有六年多的英国学生。她之前在另外一所学校学习汉语,没有系统扎实地持续学习,学校给她测试后建议从 HSK3 学起,我选用了汉办《标准教程 HSK3》这本教材。学生试课后,非常认可我全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之后的教学也非常顺畅。这位学生之前从未学习过汉字,她的汉字也是从 HSK3 同步学起的。学习结束后,她的 HSK 测试成绩总分 277 分,其中阅读满分,听力 96 分,写作 81 分。现在己经开始学习 HSK4 了。
目前,我还有一个 HSK3 学到一半的学生。和第一个学生的水平有所不同,
这位学生学完了初级上、下册,他的前任老师推荐他学习 HSK3。然而,HSK3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学生基础不好,接受起来会很费时间也很困难。我在跟学生见面时,做了一个测试。以他当时的水平,考 HSK3 肯定不行。之前的汉语教师从未教过他汉字,可 HSK3 的课文全部都是汉字没有拼音。我让学生试读 HSK3第一课第一小段课文,测试结果是一小段课文四十多个汉字,他只认识七八个。之后我采取的方式是一边学习 HSK2,作为过渡复习,加强他的汉语基础并补充一些新的知识点,一边教他学习汉字。教授汉字时,我采用了丁老师的汉字教学25法,学生学得很快。我还鼓励他用中文给我发微信。HSK2 结束时,让他做答一套真题集,四套题全部正确,一套错 2 道,一套错 3 道,学生的原话是“我觉得HSK2 对我来说很容易,现在我们可以顺利进行 HSK3 的学习”。他的学习能力让我感到十分惊喜。
下面我来演示一个 HSK3 当中的语法点讲解:“才、就”。“才、就”,我把当时我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在此描述一下。首先我拿出两张图片。
我:他们在干什么呢?
学生:他们在起床。
我:你觉得他们谁起得早?
学生:我觉得汤姆起得早。
我边写边问:在中文里,我们想说某一个动作发生得很早,我可以用“就…
了”来表示,那这个句子可以怎么说?
学生:汤姆早上 5 点就起床了。
我边问边写:在中文里,想说某个动作发生得很晚,我们可以用“才”来表
示,那这个句子可以怎么说?
学生:安娜早上 8 点才起床。
接着我拿出第二轮图片、第三轮图片,依同样的方法讲练,最后归纳总结。
这个学生让我非常有成就感,他的接受能力很强,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很强。
他是第一个对我说,“他觉得汉语不难也不容易!”的学生。就在上个月,学校要求每个老师在学校做一个 Demo,当时我讲的也是这个语法点。学校校长给我的评语是:在教学课堂上我做到了“二八定律”:我做了二,学生做了八;课上没有用媒介语,用的词都是学生之前学过的,学生不存在听不懂的问题;课堂上的互动式教学方式非常好!(以上两个学生的例子已经包含了在日常教学中少用媒介语、生词和句式的讲练。)
下面我通过几个“半截学生”(半截学生:指中途换老师的学生。一种是学
生投诉老师讲课听不懂,需要换老师的,一种是由于老师个人原因,导致授课时间不合适或地点不合适的。)讲讲拼音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这种教学方法的认可。拼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关键、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拼音不仅出现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部分,还贯穿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所以拼音一开始就要“开门红”。我们作为对外汉语老师,首先要做到发音清晰、标准,教学方法要灵活。反之,学生会因为发音过不了关,觉得汉语太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之前我听过多次丁老师的拼音课,在拼音教学中,我采用了丁老师的模仿法、图示法、演示法和带音法,简单实用,学生易入门,学起来朗朗上口。第一次接到这个“半截学生”,的确是有些压力的,因为这个“半截学生”属于第一种,学生投诉前老师用法语讲课他听不懂。为此,我特意请教了丁老师,算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吧。在见到这个学生时,我采纳了丁老师的建议,首先用简单的问答法把学生学过的词语和语法结合起来,了解他当时的汉语水平。学生是零起点,只学了四、五节课,我发现学生的语音不清晰,很多常用的词语发音也不准,句中语法也有错误,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怕挫伤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当时,我果断丢掉课本,直接在会议室的白板上写出几个句式,一问一答,边练习边讲,随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学生的 z c s zh ch sh发得不好,我用手势、图示,演示舌头的位置,经过比较练习,学生算是区分开了舌尖前音 z c s 和舌尖后音 zh ch sh,同时加上我适时的鼓励,学生自然地发出了这几个难以区分的音,接下来词语、句式也采用同上面的一样讲法。下课时,我感觉到学生基本上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接着他就跟我约了第二次上课的时间。
一个月以后,他的一位高管同事通过他加了我的微信,现在也在跟我学习汉
语。这位学生很聪明,也有点小霸气。上课前一天发图片给我让我第二天给他讲图片上的内容。第二天上课时,我先跟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问答。通过问答,我了解到这个学生虽然在中国待了四年多,却从未学过汉语。我让他读发给我的图片上的汉字,他不认识,而且完全没有拼音和汉字的概念。因此,我们顺理成章地从拼音学起。第一节下课休息时,他把他的图片拿走了,并对我说:“你怎么教,我怎么学。”认可了我的这种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的进步就会很快。有一次遇到一个连词“不过”,我之前还担心学生是否能真正掌握,因为英文 but 解释的词义包括:但是、可是、不过。我同样采用了丁老师的教学方法。那天学生轻松地接受了我之前还犯嘀咕的词,学生当时造的句子还令我记忆深刻:
1、我们公司附近有一个免费的公园,不过没有意思。
2、我有一个很好的汉语老师,不过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学习汉语。
3、我们公司很忙,不过周末不加班。
他常告诉我他的中国家人也夸他汉语说得好。
之后,学校又陆续派给我几个“半截学生”。有一个换了两任老师的学生,
第一节下课就跟我商议想长时间让我教他;有的学生上课次数也由一星期一次增加到一星期两次。
通过一年多对不同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我受益匪浅。我体会到作为对外汉
语老师需要掌握的东西很多。首先需要掌握语法知识,还要了解本国文化,注
国内大事小事,并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尽可能简单明了地给学生上课。因为学生受他们本国文化的影响,学习一门外语时,难免会产生混乱,如果繁琐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汉语的兴趣。总之,化难为易!